首页
>新闻资讯>媒体视线
【中国电力报】我们正年轻!葛洲坝国际公司青年人才青春万里行
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纪实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并为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人才培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增强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值此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中国电力报·文化周刊》特推出专题系列报道,以青年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介绍、分享、推广电力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从而为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外籍员工赴葛洲坝国际公司总部培训参观。

   

    “六年时间,不长不短,我们做了很多事。六年来,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我与项目部一同经历着、感受着、变化着。可以说,我是从项目部成长起来的。”今年33岁的谭鹏是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国际公司”)一名青年员工,同时也是该公司桑比赞加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中方项目经理。在他的身上,可以找到新时代青年人肯吃苦、不怕难、有闯劲的优秀品质。   

    从成立之初的不足百人,发展到如今拥有700多名员工,葛洲坝国际公司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大胆起用青年人才,通过实施“300人才工程”(即通过三年努力,引进及培养100个国别经理、100个海外分支机构负责人和100个项目经理),以及国际业务英才计划等,让越来越多的入职不满五年的优秀青年员工走上了海外分支机构首席代表或项目部管理的关键岗位。

    “青年人才培养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我们愿为青年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青年人应牢牢把握‘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以梦想为帆,用青春做桨,乘风破浪,向海而行。”

    青春万里行 从有些懵到挑大梁  

    在距离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约两小时车程的地方,有一处面积约66万平方米的区域,这里是葛洲坝国际公司承建的桑比赞加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  

    2013年初,谭鹏被公司派驻安哥拉桑比赞加项目部,一待就是六年。从项目开工建设至今,谭鹏和他的团队已完成40%区域面积的整改建设。让人没想到的是,刚来项目部时,他参加工作仅一年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常驻国外,身处异乡,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加上缺少相关经验,有种浑身是力无处使的感觉。”回忆刚到项目部时的情形,他直言自己当时有些“懵”。  

    2017年7月,根据公司“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谭鹏与分管非洲区域的国际三部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苏巧结为师徒。有了依靠,这让他“心里踏实了”,找到了奋斗方向。

    师傅苏巧其实只比谭鹏大两岁,却有着多年丰富的国际工程项目商务实战经验。他为谭鹏量身定制了专业、清晰的个人成长计划——既要化零为整,对国际工程领域专业知识驾轻就熟,更要具备过硬的国际工程商务管理能力。      

    在桑比赞加安置房项目履约中,谭鹏与他的团队遇到重重阻力,项目一时难以推进。虽然隔着7个小时的时差,但这丝毫不妨碍苏巧、谭鹏师徒二人在线沟通、交流。在苏巧的指导下,谭鹏由被动执行转向积极作为,主动向业主提出项目后续实施方案,同时提供咨询建议,把握主动权,提前谋划,最终保障项目顺利履约。

    在项目现场,谭鹏将从苏巧身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具体的变更索赔、成本控制及风险把控等商务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可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敢用新人、能用新人、善用新人是葛洲坝国际公司一直以来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该公司加快青年人才培养步伐,采取导师制、轮岗培训、双导师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力争打造一支年轻化、国际化青年人才队伍。目前,该公司中方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30~40岁员工占中方管理人员总数的60%。

    “海外工程项目工期长、变数多,项目现场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是在走过弯路、吃过闷亏、与各方反复交锋中解决的。在此过程中,师傅毫无保留地为我传道授业解惑。他是我的人生导师,更是亦师亦友的榜样。”如今,有着丰富项目实战经验的谭鹏也以同样的方式帮助、指导其他青年员工,身体力行地将“传帮带”传承下去。

   这里不一样 惊叹到下巴掉下来

    “80后”小伙子伊诺·邦埃·图克是葛洲坝国际公司西北非区域总部的一名外籍员工。2018年12月,伊诺作为葛洲坝国际公司十佳优秀外籍员工之一赴公司总部培训学习。   

    随着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葛洲坝国际公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青年人才加入。为了更好地获得文化认同、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工作热情,该公司建立了海外机构优秀外籍青年员工到公司总部部门锻炼、交流及培训等常态机制,并多次组织开展万人长跑、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

    然而,对于此次中国之行,可能连伊诺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对他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最初得知自己要去中国时,伊诺并不兴奋。在他眼里,中国与自己的家乡并无两样。当飞机到达北京,在城市上空盘旋时,他发现,自己想错了。下飞机后,他被机场和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惊呆了”,彻底颠覆了自己先前的固有印象。

    在北京的第一个晚上,伊诺失眠了,既有激动,也在反思:原来北京是这样的,原来中国是这样的,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的。

    颁奖活动前,葛洲坝国际公司组织外籍员工乘坐动车前往宜昌,参观三峡大坝。一路上,伊诺都在惊叹,他被三峡大坝的宏伟壮观深深震撼了。特别是得知自己所在的公司承担了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约75%的工程量时,他由衷地感到自豪,对公司充满敬畏与崇拜。

    “这是一次让‘下巴掉下来’的难忘经历。”在这次一开始不情愿、过程中很享受、结束后常回味的中国之行后,伊诺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都悄然发生改变,他希望通过努力与奋斗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现在,我更愿意主动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也更能理解与尊重多元的国家文化。” 

    考虑到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葛洲坝国际公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尊重为先、以和谐为本,在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不断丰富“诚信、包容、自信、执行、创新、责任”的企业文化内涵,积极推进跨文化管理,促进员工的文化融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的伊诺很喜欢中国,每一次来都刷新着他的旧有认知。与此同时,他也鼓励身边的年轻人走出去,在和世界的沟通对话中,感受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碰撞。与伊诺一样,很多有机会来到中国的外籍青年员工通过交流、参观、培训,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企业产生了满满的支持与信赖。  

    “我们始终坚信,不同的文化可以有同样的笑容,不同的信仰可以有同样的信念。”针对外籍青年员工的培养,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利用海外机构的渠道优势,我们不断加快文化融合和外籍青年人才培养的步伐,逐步提升外籍青年人才在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的任职比重。”截至目前,该公司商务、技术、市场营销等岗位外籍中高端管理人才已达200余人。   

    一直以来,葛洲坝国际公司视人才为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率,全面优化“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的人才机制,并主张青年员工用宽广的胸怀与全球化的视野在岗位上建功立。

    下一步,在“一带一路”与“走出去”战略深入指引下,该公司将以构建国际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为目标,继续加大青年人才培养与选拔力度,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优秀青年人才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